第四章 论科举(1/2)

初闻嬴玄的‘科举’策略,秦王政就就好像意识到了什么,似乎在嬴玄的叙述之下,一个崭新的世界,就这么豁然出现在秦王政面前。

是啊,秦国存在多年的官吏考核,如果变换一下,岂不就可以当做招收新吏的标准?为什么自己乃至以前数任秦王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呢?

秦国因为当前制度优越的原因,的确存在官吏考核的政策,比如会统计各ju县每年的粮食收成,按照耕地大小等比例进行收成排名,名次高的涨薪升官,名次低的就要被处罚。

按照这么一条思路,将秦国的秦法变化一二,就可广纳良才,治理一方,重点在于此法源源不断给民众提供上升空间,可谓是真正的强国之策。

相比之下,现如今秦国还有其余诸侯国使用的‘举贤’任官吏的方式,就显得过于粗糙。

举贤是春秋战国时期、绝大多数文人的唯一出路,得先做学问积攒贤名,被人举荐后,才能任官。

如此做法,理所应当的存在诸多弊端,比如被举荐者有名无实,又比如花钱买名额等等。

当然了,与其余诸侯国不同,秦国在这方面尤为严苛,秦法明文规定,如果被举荐者犯了什么错误,那么推荐人要承担同样的罪名。

早先昭襄王时期的相国范睢就是被这点所坑,范睢有远交近攻和瓦解六国合纵的功绩,只要不是太老,那在秦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

可就是因为范睢举荐了两个昔日恩人,一个阵前投敌,一个担任太守治理不当为躲考核逃离秦国,这位相国只能辞官归乡。

这样的做法固然严苛,被六国的文人称作蛮夷之法,但因此倒是让秦国和六国的差距越拉越大。

对比一下举贤和科举,以秦王政的能力和眼光,自然迅速发现科举对秦国的好处。

可是秦王政没有头脑一热就拍案决定,而是陷入深深的思考,良久,才闷闷出言:“此法甚妙,可学室之事,涉及过广,难以实施。”

“应你之言,若要科举,就得于秦国各地大兴土木,建设学室,以此传授民众识文断字之能。”

“那么如此广大银钱的投入,秦国亦难以为继,且忙于农耕或者备战的老秦人如何空出时间去出力搭建?”

“况且如此之多的学室,又该从何处请师?”秦王政提出的问题,一个比一个重要。

教育投入,明显就是一个无底洞,搁任何时代都差不多,更别说后面聘请诸多讲师,去哪邀请这么多人过来当老师?

战国时期,底层老百姓光是农耕度日就已经可堪幸福了,唯有富裕人家才能让孩子去学读书写字,能当教师者,那更是少之又少。

“父王英明。”这的确是当下难以处理的问题,嬴玄也无法改变这乱世民情,教育行业的投入之大,是个掌权者都能想到,目前还需要征战六国的秦国,自然无力铺开。

所以嬴玄提出科举的时候,就已经有了预备方案:“其实可以先于咸阳、栎阳等地,建设试点,如此一来,投入极小,不会影响秦国总体的战略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