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 民国之写文(7)(2/3)

想起那日的场景,他至今心火难平。

也不知道那孽子给李廷方那老杂种灌了什么迷魂汤,让李廷方事事为他打算。若不是他们先斩后奏,在报纸上将了他一军,他现在也不必如此被动!

想起那日李景然离去他还搭上了两百块大洋作为盘缠,他的心就在滴血!可是他偏偏还不能反对!现在外面人人都在称赞他教子有方,称他为爱国商人,要是他敢反对,他的名声立刻会变得臭不可闻。如果只有一个李景然,他也不会那么生气,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,偏偏他走时还捎带上了李淑然!

他之前就和吴老爷商量好了,会在下月月中把女儿嫁过去,现在那孽子倒一走了之,他该如何向吴老爷交代?!眼下他生意正处于上升期,正是需要吴老爷帮助的时候。

他自问从未缺过那对兄妹的衣食,养了他们十几年,如今正是他们需要为家族做贡献的时候,他们竟然背弃父母一走了之!?他怎么会生出这样一对忘恩负义的白眼狼!

李廷方,好个李廷方!这仇他就记下了!

乐景坐在颠簸的火车上,格外想念现代的高铁。从沈阳到北京,放在现代不过几个小时的旅途,他们如今却足足走了两天两夜。等到他们在北平站下车的时候,原本生龙活虎的李淑然整个人都像霜打的白菜似的。

乐景也不好受。民国时的火车可和现代整洁明亮的车厢截然相反,里面不仅散发着引人作呕的柴油味儿,还有劳动人民惯有的酸臭味儿,甚至还有牲畜排泄的粪便臭味儿,这种种味道糅合在一起,是堪比生化武器的可怕存在。

待兄妹两人大吸几口属于北平的新鲜空气,才觉得自己的鼻子和脑子活过来了。乐景苦中作乐地想,起码如今的北平是绝不会有雾霾的。

乐景在车站找了一圈,很快发现了举着牌子前来迎接他们的人。伯父之前发电报拜托了他在北平的故友,由故友来安排他们在北平的住处。

前来迎接他们的是故友的儿子,今年二十几岁,仪表堂堂,一看就是正派读书人。

“初次见面,在下叶潋,家父派我来接二位。”

大家都是年轻人,所以简单的寒暄过后很快就混熟了。

乐景他们第一次来北平,于情于理叶家都应该请他们吃个饭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