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. 一朝回到解放前9(2/3)

对于大姐担忧的事情,钱宝丫假说自己是在大街上拉着人问了后再一个个记下的,并当场指出报纸上几个笔画简单的字念出来,证明自己能学会。

钱玉丫很是激动,抢过洗衣盆说要帮忙洗,让妹妹进屋好好学字,家务活有她呢。

稍后等玉丫高兴地把这件事透露给爹娘,钱六和宝儿娘正瞧着隔壁刘家的热闹,没仔细听,只当她是说着玩而已。

毕竟读书识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哪里是小姑娘能自学来的。

倒是钱玉丫在见证了事实后,相信妹妹能学的出来,为此还特意鼓励了钱宝丫一番,决定以后家里的活计就不让她沾手了,留出空闲的时间专门用来学习。

钱宝丫摆手说那倒不至于,只晚上睡前用功一会儿就好了。

又不是真的要从头学起,花不了那么多时间,简繁体的差异她已经对照记忆的差不多了,晚上的时间也只是正好读报了解一下社会新闻,外加给认字过过明路。

姐妹俩做着活说着话的空档,院里的喧哗吵闹声越来越大,直至引起所有人的注意。

双胞胎弟弟奔跑着追上爹娘跑去看了,远远地听见那边有女人的哭闹、男人的怒吼,甚至隐约传来肢体碰撞的沉闷声响,估摸着是打起来了。

这么热闹,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,几户人家十几口人全围到小小的门房那里凑。

那正是老刘头住的地方,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。

钱宝丫被勾起了好奇心,和大姐拧干衣裳晾上后也过去查看是什么情况。

两人随后跟着挤进人堆中央看了看,发现是刘力在跟他婆娘打架,哦不,准确地说是杨槐叶独自殴打刘力,打的厉害,哭的也凶,嘴里还不停地骂着刘力靠不住的恶言恶语。

老刘头抱着哇哇大哭的孙子蹲在一边抹眼泪,大家旁观地窃窃私语,没人敢上去劝。

钱宝丫站在人群里听了会儿,大致明白这是搞得哪一出。

起因约摸着就是白天两口子在街头矛盾爆发吵的那一架,杨槐叶嫌弃刘力没用,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,回来碎碎叨叨不消停,而刘力本就被罗锅儿刺到了,又叫妻子那句骂他不是男人的话激起一股窝囊气,所以他下了一个决定。

有些事不在沉默中灭亡,就在沉默中爆发。

刘力爆发了,再也受不了苦苦挣扎在泥地里过贫困的生活,他决定去北方投军,拿命搏前程。

这个时候,北方军阀割据,南边政府正和他们拉锯着,小打小闹不断,底下一直在招兵买马,早晚会战起来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大头兵的待遇还算不错,报名过了就有一笔安家费拿,以后每月还发粮饷,养家糊口不是问题。

如果有幸往上爬几步调回来当军爷,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那绝对是光宗耀祖吃喝不愁了。

只是能走到这一步的很少,战场上刀枪不长眼,说不定一去就没了小命。

老刘头想不通儿子怎么会想要去走那条卖命的路子,他是万万不想让独子去丢命,但也知道自己留不住人,所以只能紧紧抱住小孙子,双眼通红而浑浊。

杨槐叶更没想到丈夫竟然准备投军上战场,那跟抛弃她让她守活寡有什么区别?

他们一个默默哭的可怜,一个撒泼怒骂折腾不休,就是想打消了刘力投军的念头,把人留在家里。

周围的邻居最后看不过去,也跟着劝说几句,好歹把人安抚下来了,小夫妻牵着手进了西耳房,老刘头擦着泪向众人道谢,紧跟着也回屋哄孙子去了。

之后的几天,西耳房和门房那里平平静静的,即使有点小争执也没见闹起来。

大家见人家夫妻俩和谐了,都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,只不过夜里偶尔会听见几声响动。

谁都没想到,刘力会那么坚决。

大早上的天还黑着,外头突然响起一阵凄厉的哭声,惊得钱宝丫猛地从被窝里吓醒了,好一会儿惊慌不定,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情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