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:五年(2/2)
现在大汉郡国并行,中枢的实力竟然不如地方,这是太阿倒持啊,取祸之道就在其中了。”
洛新或者是整个洛氏,虽然信奉大一统,但是却主张为地方保留一定的自主权。
尤其是军事力量,一定要让基层随时能够组织起反抗的力量,这主要是担心中央力量一旦被击溃,民间没能组织起反抗就被一波推平。
其次就是深层次的原因,洛氏希望能随时准备着再次汤武革命,诛杀独夫。
基于这些原因,洛氏认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实力对比最好是六四,或者七三。
但不论是哪种,都是以中央朝廷为主导的。
而现在的汉朝,朝廷的力量竟然不如地方,这意味着汉廷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一样,随时都会迎来毁灭,地方的诸侯王们只要下死力是足以换个皇帝的。
吕雉闻言瞬间眼中杀气凛冽,寒声道:“公子,这些诸侯王?”
洛新冷声道:“娥姁,先不要着急。
你记住,永远都不要无罪而诛,有些事情一旦做了,再想要恢复天下人对朝廷的信心就很难了。
你是太后,如果你无故对宗亲动手,这对你的名声不好。
而且宗亲和功臣,甚至和你出身的吕氏是相互制衡的,胡乱削弱宗亲的力量,这是取死之道。”
吕雉闻言一愣,刚想说吕氏怎么可能对皇位有念想,还没有说出来就直接闭上了嘴,她知道洛新说的对。
良久只是悠悠的道了一句,“公子,您是真的为皇帝考虑,怪不得皇帝待您比待妾身更加亲近。
妾身渐渐年老,这些年操劳过度,恐怕没有多少年好活了,到时候将皇帝付托给您,倒是放心。
您这些年没有婚姻,没有子嗣,这不是妾身愿意的,请让妾身为您指婚吧。”
洛新闻言笑道:“娥姁,洛氏没有婚姻的嫡系又不是我一人,不用为我担忧,孑然一身也不错。”
吕雉沉默,良久有些坚定的说道:“公子,您这样有智慧的人,难道不应当留存子嗣在人间吗?
您是素王的血裔,是拥有圣痕的嫡公子,我记得您的圣痕还能够传一代,难道圣痕不传下去了吗?
这些年都是妾身的错,因为心中的些许不甘,差点害了您,还请您答应妾身为您婚姻吧。”
洛新终于皱起了眉头望向吕雉,然后没有说话。
……
“这些年长安附近挖的储存粮仓真的是越来越多了,这么多的粮食什么时候才能够吃完啊。”
几个短工打扮的人正在聊着天,其中一人笑道:“这些都是赈济灾荒的粮食,要是长安城或者关中遭遇了天灾就用这些粮食让我们活命呢,听说这都是太后陛下,皇帝陛下和丞相搞出来的。”
又有一人道:“圣太后和圣天子在位,还有至尊素王的血裔,洛公子辅佐,关中都多少年没有遭遇过多少天灾了。
咱们土地年年丰收,朝廷收粮不压价,收的税又少,听老人们说,这比以前秦朝的日子不知道的好过多少呢?
又有一人道:“据说有从山东过来的老洛人说,当年在洛国生活就是这样,真是不知道传说中的昭城是什么样子。
据说当年昭城的生活比现在还要好,没有任何官吏敢于欺压,洛国的国君对任何事都会主持公道,逢年过节还送肉食,还能读书。
真是不知道那该是什么生活,长安城里面的贵戚恐怕过的就是那样的生活吧。”
“那是当然,洛国国君是伟大的素王的血裔,据说他老人家每隔数十上百年就会醒来看看我们这些在人间的子民。
我爷爷就是当年的洛人,他老人家当年还是洛国锐士呢。
据说国君和太子都亲自为他赐予过酒肉,还让某的大伯去学宫之中读书。
可惜大伯不幸去世了,否则某家说不准还能出个官呢。”
又是一阵欢声笑语传来,互相之间说着干完活之后要到哪里喝口茶酒,要去买点布做衣服,一片生机勃勃。
没有天灾,种地能丰收,交完税还能留下一家老小的口粮,这就是盛世了,从长安城开始,一步步推向关中,再推行到各个王国和侯国之中,让天下人都沐浴在恩德之中,这就是洛新所追求的。
五年前,洛新就决定要解决诸侯王的问题,但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,他一直忍到了现在,为了恢复生产,他明白不能现在就和诸侯王对抗,甚至发展到刀兵相见的地步。
但是他一直都在准备,储备粮草,锻炼精兵,不允许彻侯回到封地上,而是留在长安的军中,增强南北二军的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