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章:【AI】(2/4)

这效率,哪里像她自己写的时候。

脑子一热就开始写,光一个开头就足以让她杀死无数脑细胞。

费尽心机,写出一篇自以为华丽的辞藻堆砌之作,在徐福眼里,却成了浪费稿纸的垃圾。

她算是彻底服了:“不愧是过目不忘的大神。”

见徐福有些疲惫的捏眉心,她赶紧帮着倒茶,恭维道:“你快喝点参茶,补充一下营养。”

徐福也不客气,一饮而尽。

有点甜。

便自己动手,又续上一杯。

“有吃的吗?”

“有的。”姜南笙又从百宝包中取出各种小零食。

于是,徐福便再在周围一群人侧目眼神中,优哉游哉翘起二郎腿,悠闲品着茶吃着零食。

图书馆里看书,竟然能得闲饮茶,还有美女伺候端茶倒水。

“这生活,就上流。”

有了详细大纲,姜南笙也开始做“填空题”了。

徐福扫了一眼,“你想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故事吗?”

“不行吗?”

“不得不说,很有想法。但是这个故事,我建议你最好使用第三人称来写。”

“为什么?”姜南笙不明白。

徐福道:“不是每个人都是村上春树,第一人称终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

“因为第一人称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,通过对话能解决一部分这方面的问题,但不能完全弥补这一局限。那种波澜壮阔的史诗第一人称就很难写来。

“而且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,大多数在内容广度上都比较有限,比如说不能超出主角的一生。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感,使用第一人称,也只能写出一方的感受而忽略另一方。这个故事的读者不仅是女性,你不是要有太多的主观表达,否则会使得故事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出现偏驳。”

“原来这样。”

姜南笙从善如流,乖巧点头,“那我用第三人称好了。”

看着高材生小姐姐点头葱似的点着小脑袋认真码字的模样,又觉得这功德花得值。

徐福摸摸头,补充道:“当然,如果你以后想尝试一下悬疑类作品写作,第一人称的优点会让悬念保持到最后。”

姜南笙脸蛋一红,埋头装鹌鹑,也没推开他的手,闷声道:“村上春树吗?”

“对。村上文体,有空我也会研究一下。”

姜南笙道:“我高中时候就最害怕写作文,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想自己写小说,世事真是神奇。”

“写作不是容易的事,你先写着吧。等到要改稿的时候,你就知道该有多烦!”

姜南笙不以为意,“说的好像你写过小说似的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