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 3(4/4)

贾瑜正色回道:

“尚未报名,需有三名保举人,瑜与祖母没有人脉,寻不到帮忙的人。”

贾政深吸了口气,不敢置信道:

“族人呢?金陵是我们贾家祖籍,很多族人居住在那,他们就不管你们祖孙么?你都考中了举人,他们也不管?”

贾瑜默了下:

“祖母和族老们有些摩擦,不想求他们。”

贾政:……

王夫人忙道:

“老爷又不是不知道三婶娘的为人,性子倔强,是她会做的事。”

贾政掩下内心的不满,即有对金陵族人,也有对长辈的。

他们都为自己的私心,却从没为族里着想过,便是贾瑜不是他儿子,也是族里出色子弟,他们竟不想着主动培养,还令其小小年纪自生自灭,着实可恨!

看来有空他得和隔壁珍儿说说了。

舒了口气,拍拍贾瑜的肩膀:

“你不用管这事,我会替你报名的,先适应几天,然后便安下心来读书,我会寻两位参加过春闱的举人来给你讲述考场经验,切莫贪玩误了前程!”

贾瑜垂手聆听,待他讲完应“是”!

王夫人并没有阻止,她如何不知道功名对贾瑜的重要性。

贾瑜没有爵位可承,能依仗的只有自己努力。

这一想她更心疼了。

贾瑜并没有如贾政所说的玩几天适应一下,而是给贾母请过安后,便去了书房温习功课。

之前在金陵他除了读书还要做家务,或者上山采药、打猎想法子养活自己和祖母,那时感觉读书的时间总是不够用,晚间要省灯油不能点灯读书,便很珍惜每次读书的时间。

如今来了贾府倒没了事情可做,他便只有读书了。

尤其在看到书房桌面上整齐地摆着一摞上好宣纸,笔架上挂着一排好笔,拿起墨来闻了闻,都是他从前用不起又眼馋的好东西,贾瑜读书的兴致更高了,他要用这笔墨在这纸上写满字!

于是不管书房外面来过多少个好奇地瞧他的人,他都埋头于书中,不曾关注半分。

得益于前世生活在破败寺庙,这辈子仍是住在寺庙旁边,被和尚熏陶的原因,他的耐心比常人好,也很容易入定。

隔了不远的屋子是贾政的书房,再一边是贾宝玉的,此时贾政正在自己书房训斥宝玉。

“你从族学回来跑去哪里玩了?为何不在书房安心读书做功课?”

他从衙里回来便直接来了书房,只看围观的下人便知道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在书房,他悄悄从窗口瞧了几眼,见人正认真地在读书便没上前打扰,将围观的下人挥退。

这里正满意地摸着胡子,顺路路过宝玉的书房也进去瞧了瞧,一进去只见是个空的,台面干净整洁,一瞧就是没用过的,这火气不禁上来了:

“来人,将宝玉给我叫过来!”